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22:40 点击次数:163
先来看一张照片:画面中一位身着军装、胸前佩戴着数枚军功章的军人,正在妻子的搀扶下向镜头敬礼。很难想象,这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张照片,最后一次行军礼。
他叫余泽忠,1963年出生在重庆,虽然家贫没读多少书,但他从小对军旅生活就充满了向往。1981年,刚满18岁的余泽忠就报名参了军。尽管年纪小,但余泽忠凡事都抢着干,十分热心肠。1986年,余泽忠所属的部队接到上级指示:立即赶赴前线,驻守老山17号高地。
这里有必要交代下背景,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以后,越军又在老山一带制造骚乱,1984年4月28日,我军经过18天的血战之后,终于成功收复老山。但是,越军并没有打算收手,他们依然试图偷袭攻下老山,所以老山的防御工作尤为重要。而17号高地正是最突前的一处阵地,素有“死亡阵地”之称。在余泽忠部队驻守的一年多时间里,他们大大小小打了100多场战斗,而余泽忠为了掩护战友两次身负重伤,也从此落下了左右手长短不一的后遗症。因为表现英勇,他两次立下二等功、一次三等功,是部队里的战斗英雄。然而,对于这些荣誉,余泽忠很少与人提及。
1988年1月,余泽忠退伍回到家乡长寿县。一天,他和战友出门办事,半路上遇到三名小偷,当其中一人亮出明晃晃的匕首对一位老人行窃时,余泽忠一个箭步冲上去与其搏斗。1997年初春,天气还很寒冷,正走在江边的余泽忠突然听到了阵阵呼救声,他顾不得江水冰冷,跳进江里努力了近1个小时,终于将两名落水者推到了岸边,而他自己却因为体力耗尽,顺着江水漂了几公里,这才勉强爬上了岸。
短短几年,余泽忠就下河救人6次、制服歹徒3次。平日里,如果遇到生活贫苦的孤寡老人,他还会拿出自己的工资给老人添置衣服、床被。就是这样一名老兵,总是在别人有难时,伸出援助之手;而他自己,尽管家徒四壁,也从不吭声。
余泽忠和自己的妻子、儿女、年老的父母一起挤在一个月租50块、不足30平的破屋里,一家人省吃俭用,过着简朴而又幸福的生活。2001年2月,为了挣钱,余泽忠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昆明,在那里他做过水泥工、洗碗工、小商贩……尽管很苦,但他从不叫累。然而却在此时,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“玩笑”……
2002年,余泽忠突然感觉身体不适,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肝硬化,为了治病,他花光了所有积蓄,最终因为实在拿不出钱,他不得不放弃治疗回到老家。尽管一家人一再隐瞒,但余泽忠患病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,他的战友、邻里乡亲、还有曾经被他救过、资助过的人,都纷纷发起捐款,就这样,在众人的努力下,余泽忠又回到医院继续接受治疗。
只是很可惜,他的病已经是晚期,2004年,在与病魔斗争了2年后,41岁的余泽忠还是离开了人世。弥留之际,他和妻子交代了三件事: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;照顾好年迈的父母;对不起,没能让你过上一天好日子。余泽忠不知道的是,为了治病,家里还有5万元的外债未能偿还,尽管如此,但一家人也从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,这就是英雄和他的家人们!
英雄的晚年,让人叹息。我们生在和平年代,对于老兵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。如今的生活越来越美好,越来越多的机构、组织也加入到关爱老兵的行动之中,这让我们深感欣慰。在这里,对那些曾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战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,也希望所有老兵都能够安享晚年。
越军长寿县余泽忠老兵老山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